共绘智能教育新图景丨“江南论教·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研讨活动在苏州召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4月12日,由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江南论教•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研讨活动开幕式在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举行。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顾月华,苏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孙其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王金山,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等出席开幕式,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赵鸣主持开幕式。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谈松华,教育部智慧教育创建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王珠珠,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部长刘三女牙,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主任、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汪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讯飞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士进,上海创智学院全时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周爱民等我国教育界、科技界的顶尖专家特邀出席本次活动。
01“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揭牌,协同共筑“创新样本”
“江南论教·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研讨活动开幕式上,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的孩子们与机器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机器狗以舞狮造型亮相,踏着富有韵律的舞步,精准地完成每一个走位,与孩子们配合得无比默契,让观众们近距离领略到了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苏州教育局周志芳局长为谈松华、王珠珠、刘三女牙、汪琼、王士进颁发“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智库”专家聘书。
孙奇华主任、周爱民院长为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揭牌。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表示,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正全方位重塑社会,改变生活,也为教育创新带来无限可能。江苏作为教育改革先行省份,勇担“走在前、做示范”使命,打造 “江苏样本”“苏州经验”。未来,江苏将携手各方,探索AI成为育人载体的可行路径,共谱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吴旭翔表示,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其纳入“十五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政策环境等措施,为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提供坚实保障。苏州将积极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期待与各地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02苏州“人工智能+教育”六项创新改革计划发布
活动现场,苏州“人工智能+教育”六项创新改革计划发布,该计划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推动苏州教育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筑牢根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六项创新改革计划发布。
该计划将致力打造学生专属知识图谱,精准分析、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开发学生专属心理色谱,健全“监测—预警—干预”三级响应机制,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设校园餐全流程溯源“一键通”,打造安心校园餐,让家长放心,学生暖心。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构建“天地一体”的智慧安防网络,全力守护校园安全。加快AI课程标准化建设,从认知启蒙到创新突破,打造覆盖小初高各学段的人工智能课程,培养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建立学生教育专属云空间,构建“数据全融合 空间全可视 服务全周期 AI全赋能”的学生教育专属云空间。这六项创新改革计划相互支撑、协同推进,将全面提升苏州教育的智能化水平。未来,苏州将以此次发布的计划为指引,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为构建开放、共享、创新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注入强劲动力,引领“苏式教育”成为全国数字教育领域的闪亮标杆。
03主题分享解锁高质高效智慧课堂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三女牙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汪琼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士进教授分别作了专家报告。
刘三女牙围绕《人工智能与教学新形态》,从“AI驱动的教、学、评”出发,解读了AI赋能教育的实现路径。未来,教育教学的新篇章,将由AI与人类共同谱写。
在《GenAI教育应用常见模式风险分析》报告中。汪琼提出教育领域必须审慎地评估AI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要注重转变观念、澄清认识,拓展对GenAI的几种使用方式,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王士进作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最新技术进展和教育应用思考》报告。他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演进出发,阐释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五个阶段,介绍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下的育人路径,分享了大模型在自适应学习、精准教研等场景的无限潜力。
随后,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顾纯青,以《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创新的区域实践》为题,讲述了园区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教育实效的经验,分享了“人工智能+教育”的苏州实践成果。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李怀东,从《朝阳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的布局与实践》出发,分享了跨区域协同、多维度联动的“首都视野”中的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的创新实践。
04智慧碰撞:分会场平行论教精彩纷呈
在下午举行的平行论教中,专家们深度探讨“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数字素养提升”“评价改革”等四大主题,结合前沿理论与具体实践,展现了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真知灼见,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学术的盛宴。
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安徽、山东、福建、河北、海南等14个省份22个城市的教研、科研、电教、师训部门的领导专家,各高校和企业代表,以及苏州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苏州市电化教育馆负责同志等出席本次活动。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